行业资讯  

行业资讯

常见问题

公司新闻 更多>>
技术方案 更多>>
“鱼中珍品”---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首页>“鱼中珍品”---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

“鱼中珍品”---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键技术

 作者:  发布时间:2014-1-4  点击:25

  乌鳢,俗称有黑鱼、生鱼、斑鱼、蛇头鱼等。乌鳢肉质细嫩,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而且有去淤生肌、滋补调养的药用功能,被人们视为“鱼中珍品”。在养殖中具有对环境适应性强、病害少、生长快等优势。投饲控制技术、营养免疫调控与病害生态防控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措施,使乌鳢始终处于自然生态条件下生长发育,没有使用任何违禁化学药物,保证了所产乌鳢达到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其主要技术如下:

一、池塘建设及水源条件

1.池塘条件:

  乌鳢养殖主要采用集约化养殖集成模式,池塘多采用土池,池深2米-2.5米,水深1.5米-2米,塘埂顶面要高于水面50厘米以上。池塘大小一般在1亩-5亩。

2.防逃设施:

  在池塘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做好严格的防逃设施,池塘四周的塘埂上用竹篱笆或鱼网围拦,防止乌鳢跳上堤岸。

3.水源水质要求:

  养殖乌鳢的水源多采用河水、地下井水,地下井水要先经过曝气后再使用。水质要求中性或碱性,pH值为7-8.5。

二、放养前的准备

1.清塘消毒:

  在养殖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工作。抽干池水,铲除过多淤泥。放养前前15天-20天左右,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-150千克,现化现用,均匀地泼洒在池塘的每一角落,曝晒1周后进水,进水10天后可以放养鱼种。

2.水草种植:

  在池水面的四周种上飘浮性水草,如水花生等,供乌鳢捕食、栖息,还可调节水质。宽度约在0.8米-l米,一般水草面积不超过水面的20%-25%。

3.苗种的选择与放养:

  鱼种的选择要求体质健壮,体表色泽鲜艳,鳞片完整,活动力强,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捷,并且规格整齐。放养选用的鱼种是10厘米以上的隔年鱼种,多数在16厘米~20厘米,一般放养后需经过1次-2次的分养。放养一般在1月-3月进行。一般放16厘米-20厘米的鱼种每亩2000尾-2500尾。在乌鳢精养池适量搭配不同食性,不同栖息水层中的鲢鱼、鳙鱼等,规格为每尾0.2千克左右,放养密度为每亩100尾,调控池塘水质,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。部分养殖户搭配了大规格鲫鱼鱼种,放养密度为每亩25尾-50尾。

三、养成管理

1.水质管理与调节

  在乌鳢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,残饵、排泄物多,这些有机物沉积于池塘底部,作无氧发酵分解,常产生硫化氢、甲烷、亚硝基盐及氨氮等有害物质,使水质恶化。不仅有害于乌鳢的生长,还会导致乌鳢中毒及发生疾病。尤其是高温季节,水质变化快,容易发臭变黑。为此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
(1)定时换水。3月-5月每15天换水l次,换水量为池水的33%。随着鱼体的长大,6月-9月每10天换水l次,换水量为池水的40%,具体看水质变化灵活掌握。冬季和高温季节水位要升高,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性。

(2)泼洒生石灰。养殖期间每15天泼洒生石灰一次,消毒水体,生石灰用量为每立方米15克-20克,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、曝气,保持池水溶氧量在每升5毫克以上。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-30厘米,池塘水色为油绿(绿豆青)色。

(3)生物调节。池塘中要保持一定面积的水草。水草对于增加溶氧、净化水质有重要作用,可有效吸附水中氨氮,降低毒性。在高温季节,保持水草面积占池塘水面的30%,天气转凉后,逐渐捞除水草,使其面积占10%左右。池中养殖部分小型鱼类,为乌鳢提供部分鲜活饵料,可减少饵料投喂量,有效降低水质恶化程度。加强水草管理,防止水草蔓延,及时捞除腐烂水草,防止污染水质。

(4)采用微生态制剂。定期使用EM菌,维持池塘微生态平衡,改善水质环境。同时,降氨氮用枯草芽孢杆菌,降亚硝酸盐用硝化细菌、反硝化细菌,每隔20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,能够有效地改善池塘底部环境。

2.饲料投喂管理

(1)饲料的选择:乌鳢是肉食性鱼类。养殖中主要选用的是动物性饲料,以新鲜的冰冻海水野杂鱼或淡水野杂鱼为主。人工配合饲料选用的是乌鳢专用绿色全价配合饲料,而且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,不过期、无霉变。

(2)投饵技术:投饲要坚持“四定”、“四看”。“四定”是定时、定位、定质、定量;“四看”即看季节、看水色、看天气、看乌鳢吃食活动情况,以决定投饵量。投饲一般为每天2次,上午、下午各1次,上午8时-9时,下午4时-5时。动物性饲料要抛在投饲筐架内。投饲筐架用网片、竹子做成方形,固定在水面上,约9平方米-16平方米,面积大小根据池塘大小而定,安置在距离池边1米-1.5米处,沉入水下30厘米。投饲量根据乌鳢的规格大小略有调整。鱼种放养初期,鱼体小,投喂小杂鱼时按鱼重的8%-10%,随着鱼体生长而投饲率逐渐下降,一般鱼种长到150克左右,降至6%,以后基本上按鱼体重的5%-6%投饲。

3.病害防治

  在乌鳢的病害防治中,应遵循“环境调控,消毒防病,防重于治”的原则,坚持生态调节与科学用药相结合,以生态调控防病为主,药物治疗为辅,从增强鱼体抗病能力着手,控制发病率,提高成活率。

(1)严格清塘消毒,且鱼种在放养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,用2%-3%盐水浸泡10分钟-15分钟,清除病原。放养、分养、捕捞、运输时,操作谨慎细心,防止损伤鱼体。如鱼体受伤时用3%~4%浓度的氯化钠水清洗消毒,可防治水霉病。

(2)科学投饵。采用动物性饵料投喂,容易败坏水质,所以要掌握好投饲量,并定期打扫食台。鲜动物饲料一定要新鲜洁净、适口,配合饲料要营养全面、均衡。同时可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矿物质、维生素C、中草药等,如高温季节在乌鳢的饲料中拌入大蒜素,用药量为每千克20毫克-50毫克,每15天投喂一次,对于增强鱼体体质、防治疾病有积极作用。

(3)加强水质管理。每天清洗食台,及时捞除水中的剩饵残渣、死鱼等,定期用药对水体、食台、渔具等进行消毒。换水时温差不要超过4℃,加强水源监测,谨防有污染的水进入鱼池。定期用生石灰、二氧化氯等药物消毒水体;定期使用EM菌、底质改良剂等微生物制剂,全池泼洒,改善水质。

(4)在疾病预防上,更要重视饲料和环境理化因素。把好饲料关,保持水质良好,预防乌鳢发病。一旦发现鱼病,选择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的鱼用药物及时对症治疗,并注意相应的休药期,以确保产品安全。

四、日常管理

1.巡塘。每天早、晚各巡塘一次,观察乌鳢的摄食、活动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等,以此决定投饵的数量以及是否要加水、用药等,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。特别是出现炎热天气、阴雨天气等更要加强巡塘。如水质恶变就要及时更换水体,清洗食台;水草生长过盛,要清除一部分;有浮头预兆出现要及时增氧;检查塘基有无渗漏,防逃设施是否完好等。

2.做好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。应建立日记,按时测定水温,溶氧量,记录天气变化情况,投饵数量,注排水和鱼的活动情况等,如发现病鱼、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,并找出原因,采取对应措施。

 
  
 
上一条资讯:深入了解提高母羊产羔四大措施
下一条资讯:防止鸡群脱羽三大对策
  相关资讯

养猪节料的十大措施

雏鸡早期饲养管理的关键

冬季提高蛋鸡产蛋率用料是重点

防止鸡群脱羽三大对策

“鱼中珍品”---乌鳢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与关...

深入了解提高母羊产羔四大措施

林蛙常见病害防治

深入了解提高野猪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

快速育肥肉羊有新法

关于冬季水库投放鱼种“水质不服症”的预...

甲鱼冬眠易死亡须谨记“六招”预防

肉鸽饲料巧搭配
首页 | 动物多维 | 动物营养 | 饲料添加剂 | 动物保健 | 行业资讯 | 联系我们 |   常见问题 | 禅泰药业理念
  • Copyright2011-2015 禅泰药业动物营养多维(英文商标:mzgaga) 版权所有
  • 地址: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官窑马鞍岗禅泰产业区
  • 电话:0757-85207907 品牌运营总监:13630138511   Email:mzgaga@meizigaga.com  
  •  粤ICP备11095061号
  • Sitemap 网站地图